您的位置 首页 旅游

暑期国内旅游人数18.39亿人次、旅游收入1.21万亿元,接待游客人数达历史最高

  近日,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《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今年暑期(6月至8月),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,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…

  近日,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《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今年暑期(6月至8月),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,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国内旅游人数达18.39亿人次、旅游收入1.21万亿元。与此同时,暑期旅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,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增长的关键动能。

  报告显示,暑期旅游市场热度不断走高,旅游市场出现“业态上向产业链下游、空间上向远程目的地”同时扩散的现象。产业景气由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为代表的上游业态向购物、娱乐为代表的下游业态全面扩散。上半年景气度相对滞后的旅游购物和娱乐业,受到市场利好影响热度回升,演唱会为西安、海口等地带来数亿元增收。客流分布向众多远程目的地全域扩散,今年暑期,东北地区、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西藏、内蒙古和新疆部分地区游客流入量占比普遍超过疫情之前。

  报告显示,暑期旅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。暑期全国(不含港澳台)进港机票均价同比上涨14.17%,酒店客房均价同比上涨46.88%,景区门票均价同比上涨4.63%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宁夏、青海机票价格同比去年涨幅领先,云南、贵州、新疆、西藏、海南的酒店客房价格增长较明显,西藏、内蒙古、宁夏的景区门票价格增长幅度相对较大。

  报告还显示,避暑旅游需求空前旺盛,高温驱使游客愿意走得更远、在外玩得更久,哈尔滨、长春、乌鲁木齐、昆明等纬度或海拔较高的地区,是避暑旅游热门目的地;亲子和研学旅游领先复苏,文化底蕴丰富、便利性高的都市旅游目的地更受青睐,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南京、成都、武汉、青岛等受偏爱;节事旅游火爆,旅游目的地建设重点由资源端转向游客端,演唱会、音乐节等正成为驱动年轻人出门旅游的重要因素,各类节事活动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中国科技观察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imgmg.com/post/143050.html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